10月27日,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中,跑莲灯、霸王鞭、竹马、文水鈲子等晋中社火表演,以及左权开花调小花戏、祁太秧歌、太原莲花落、晋剧等精彩演出,吸引了不少北京市民游客驻足观看。
当天,“我从‘晋’中来——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走进中国非遗馆专题展览”在馆内举行开幕仪式。此次展览是山西省晋中市正式成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后,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首次在北京举行专题展览,旨在向更多人展示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13年来丰硕的建设成果。
“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”于2010年经原文化部批准设立,保护区域含晋中市、太原市、吕梁市三个市,包括晋中市全域11个市县区,以及太原市、吕梁市各4个市县区。历经十余载努力,2023年1月29日,晋中市正式被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。
此次展览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、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、晋中市人民政府、太原市人民政府、吕梁市人民政府主办,晋中市文化和旅游局、太原市文化和旅游局、吕梁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。
活动主题为“晋风晋韵 传承共享”,展示内容包括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非遗项目综合展示、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成果介绍及大事记、保护区内代表性项目综合展示等。
活动中,左权开花调小花戏《桃花红杏花白》、祁太秧歌《看秧歌》、太原莲花落《长寿秘诀》、孝义木偶《偶艺乐园》、晋剧《打金枝·坐宫》选段,以及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、孝义皮影制作技艺、拉面制作技艺、汾酒制作技艺、泥塑佛像制作技艺传承人现场展示,将晋中独特深厚的文化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,让观众得以近距离感受来自表里山河的人文风貌、非遗魅力。
开幕式上,发布了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非遗研学旅游路线,分别为晋商主题线路(晋中平遥、太谷、祁县)、晋中太行文化主题线路(晋中左权、和顺、昔阳、寿阳)、晋阳古城主题线路(晋源区、小店区)、吕梁文化主题线路(汾阳、孝义)。
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地处山西腹地,上承游牧文化,下接中原文化,形成了农工并举、商儒结合、乐武相济的独特文化生态,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和重要组成部分。
十三年的建设历程中,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积极组织指导。晋中市聚焦黄土高原农耕文化和晋商文化两大主题,高站位谋划布局,高规格组织实施,高投入保障落实;太原市围绕培育特色鲜明农耕文化带,构建亮点纷呈晋商文化走廊,打造韵味浓厚方言文艺片区,形成独具魅力的节庆文化圈并全面展开;吕梁市在非遗保护与传承上久久为功,形成了项目、传承人、基地上的“三五”模式。
同时,保护区不断探索推进多种保护方式,加强传承能力建设,相互联系,共生共存。根据时空维度上的综合布局,按照地理区位和文化资源分布,建成了以酒醋酿制技艺生产性保护区、面食文化保护区、福寿文化整体性保护区为主的农耕文化带;以晋商古道传统技艺密集区、武文化密集区、传统医药保护区为主的晋商文化走廊;以社火文化圈、庙会文化圈、清明节暨孝文化整体保护区为主的节庆文化圈;以及晋中传统戏剧、民间文学、曲艺、民歌等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方言文艺区。
据悉,本次活动将持续至11月13日。(图片:由郭志清拍摄)